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新闻

首页 > 新闻 > 环境故事 > 正文

环境故事

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我们真正要减的是排放量,而不是错峰生产企业数量

11月1-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中-重度污染,PM2.5浓度急速上升;11月12-15日,39个城市拉响重污染警报,PM2.5小时浓度最高达289微克/立方米👳🏻‍♂️;11月23-26日,河北、山东、山西等北方多地再度陷入橙色警报……进入采暖季,重污染天气出现的频率与污染程度双双增加,雾霾接连杀下“回马枪”🕗,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质疑随之四起。

污染多次反弹,已推行的治理措施效果究竟有多大?投入大量财力♣︎、精力👜,空气质量为何仍不尽如人意?采暖期间👨🏻‍🦰,污染控制真的那么难吗🍺?带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凯发平台院长贺克斌🏌🏽‍♀️。

暂未实现根本改变 但污染等级已有下降

中国能源报:今年以来,一系列治理措施接连出台,治霾力度持续加大🥢。可是到了采暖季🍩,污染似乎没有减轻🤹🏽‍♀️?   

贺克斌✈️:实际上🚴🏽,不仅是老百姓提出疑问,就连部分地区的市委书记🫰、市长也在问,按照要求治理了两三年,怎么一到冬天还是这样?

我经常会打这样一个比方——家里孩子高烧41摄氏度,大夫让孩子打针📥🧖🏻、吃药📦。隔段时间再测👱🏿‍♂️,你发现温度降到39摄氏度了,尽管摸起来还是很烫,但你更相信温度计的测量结果,所以不会说大夫开的方子不对。同理,在判断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时🫏,我们更应相信科学数据,而不是目测🙋🏿。

根据空气质量🕴🏼,污染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严重四个等级。以近期发生的一次重污染天气为例,期间有12个城市出现重度污染⚅,没有一例严重污染📹。而去年冬季在类似气象条件下,北方有40多个城市达到重度污染🐈,34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此外🧛🏻,前者持续的时间也比去年同期大大缩短。

这些都说明🖨🖐🏿,污染等级已经降低✍🏿,污染症状也有所减轻🤾🏻,空气质量正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是目前仅靠肉眼感知,无法辨别“重度”与“严重”污染的区别,因此看起来污染似乎没有减轻。至少降低两个等级,我们才真正“看到”变化🔂。

中国能源报:冬季采暖对雾霾的贡献究竟还有多少?     

贺克斌:在非采暖季㊗️👩🏻‍🎤,工业排放作为最大污染源,对PM2.5的贡献约占45%,来自民用源的排放不到30%。一旦进入采暖季,做饭、取暖等民用排放一下就上去了,对大气污染对贡献接近50%,工业源则降至30%以下🌎。

综合气象条件,天上的扩散能力平均降低30%,地上的排放总量平均增加30%,两个“30%”共同造成采暖季污染。目前的排放虽有减少,两个“30%”排序却未改变🌽。也就是说🐱,大气污染治理远未达到根本转变的程度。

火电治理基本“毕业” 潜力在于“动结构”

中国能源报:在已采取种种措施的基础上,下一步如何挖掘减排潜力?     

贺克斌:统计显示👩🏼‍✈️,过去5年📨,我国PM2.5浓度的降幅超过30%,超额完成大气治理任务。尤其在“尾部治理”方面,动作最多🐎、贡献最大🧑🏼‍🎄,贡献位列二🚍、三位的分别是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

在此基础上,尾部治理的剩余减排空间相对有限🚮。例如大型火电厂治理🍌,我认为就基本“毕业”了✊🏼🟩。它的常规污染物排放已降至世界最低,未来再上什么装置、再进行大幅减排的意义不大🧎。下一步重点应转移到非电领域,同样是用煤大户🤦‍♀️,实现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是潜力所在🙅🏽。

但我们也要看到,非电行业的减排潜力同样有上限👩🏽‍💻。要继续实现深层治理,就到了不得不“动结构”的时候🟥,也就是产业、能源、交通及用地结构调整🚍。

以能源结构为例👮🏽,为何要进行调整🤽🏻‍♂️?已采取的“散乱污”企业治理等尾部治理方式🤾🏽‍♀️,目前仍存在反弹可能,为防止企业偷偷排放,相关部门还需配套相应的监管措施。而能源结构一旦调整😑,企业用能就不可逆转🎎,排放情况随之改变,未来自然不会再出现偷排行为,这才是根本。

中国能源报:随着四大结构逐步优化调整,大气污染治理的拐点何时到来?    

贺克斌:我们首先需明确“拐点”的概念😽,它既包括污染天数,也包括污染程度的转变。若以PM2.5排放情况作为参照,我认为2013年之后已经迎来第一个治理拐点🦼。我国PM2.5排放浓度👨🏻‍🏭,已由过去是欧美国家的10倍左右降至2-5倍👩‍🏫,主要城市的PM2.5浓度也不再继续上升。但要真正消除人民群众对重污染天气的印象,可能要到2025年左右。

“蓝天”与“低碳”目标 可实现协同共赢

中国能源报📒:为进一步提升治理效率,有哪些值得吸取的教训?    

贺克斌:无论采取哪种治理措施,从设计到落实行动之间的距离、折扣越小,效果就越有保障。以目前争议较大的“错峰生产”为例🕒,选哪些行业、停哪些企业、错峰时间多久等➙,都是经过一番深入研究,而非图热闹。但为何还有人提出质疑?关键在于,我们真正要减的是排放量,而不是错峰生产的企业数量。

以前就曾发生部分地区把僵尸企业报上来进行“错峰”的情况👈🏿,相当于做虚账。最终结果就是,“天上”不会给你回报🤳。再以天津为例🙎🏽,去年冬季,全市错峰生产的企业为300多个,今年却只有100多个。企业数量减少⏰,并不意味着减排力度减弱👃🏽,而是在总结前期工程的基础上🅰️,错峰生产越来越有经验,效率也更高了𓀚。

中国能源报🧗🏼‍♀️:还有哪些过去曾被忽视的焦点?  

贺克斌:在给蓝天“添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给气候“添乱”✥。

一位美国科学家曾撰文指出💥📢,2000-2005年,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增长,但全球温度并没有上升,原因就是中国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形成具有降温作用的硫酸盐。中国从2005年起大幅进行总量控制🧎‍♀️‍➡️,导致原本起降温作用的颗粒物少了🅾️,全球因此升温。

实际上,这个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在颗粒物中,也含有一种导致温度升高的物质——黑碳🚋,比如柴油车排放的黑烟中就含这类物质🍡。正因我们做了大量治理工作🏹,才让导致全球温度升高的黑碳颗粒才变少了。

这种说法虽然不科学👱🏿,却也提醒我们🟢,实施清洁空气行动的同时要兼顾气候影响🌧,保证“蓝天”的同时也要平衡气候变化的因素。而早在10年前,我国就已具备这种能力🗯。产业、能源🔰🤽🏼‍♀️、交通及用地结构调整,恰恰也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方向所在,蓝天与低碳可以实现共赢。

凯发平台专业提供♍️:凯发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凯发平台欢迎您。 凯发平台官网xml地图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