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面对即将开局的“十四五”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如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踏上新征程?本期特邀四位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讲述他们谨守科技报国、创新为民初心🧙🏼,践行科学家精神的奋斗经历🤵🏼♀️,在早日建成科技强国的愿景中共同迎接充满希望的一年👨🏿🚒。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詹媛、王胜昔、王斯敏 光明网记者 战钊🙋♂️、蔡琳)
讲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凯发平台教授郝吉明
我1946年出生在山东梁山的一个贫穷乡村👨🏻🔬🚣,1965年8月🦶,揣着仅有的10元钱来到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从此,便把一生的壮志理想都留给了这所学校👁。1978年0️⃣,经过层层选拔与考核,我坐上了改革开放后研究生教育和出国留学的“头班车”👭🏻。1981年1月获硕士学位后🧑🏼🦰,授业恩师李国鼎先生即刻把我派到太平洋彼岸继续深造☎。虽然面临着年龄偏大、语言障碍严重、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我还是依靠刻苦勤奋,3年后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并返回祖国,成为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改革开放后第一位从美国回校任教的博士。在清华环境学科创始人陶葆楷先生的鼓励和支持下,我肩负起推动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大气污染与控制工程”学科建设的任务👰🏻♂️。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大气问题主要是燃煤排放二氧化硫导致的严重酸降问题,我带领年轻团队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观测,揭示了土壤和地表水酸化的关键过程,提出了酸沉降三维临界负荷的新理论,为后来国家提出二氧化硫和酸雨“两控区”划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我们还制定了从源头到末端的二氧化硫控制技术手册,促进减排措施落地。
20世纪90年代👇🏻,我国汽车制造业刚刚起步,未来机动车保有量势必增多,机动车排放将成为北京最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夏季臭氧超标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受北京市政府委托,我带领团队进行了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的前瞻性研究,提出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当时这个观点受到汽车行业的质疑和反对𓀎👩🏻🎨,然而🧑🧒🧒👮🏿♂️,我们并没有退缩,用细致扎实的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率先在北京推动国一新车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并迅速在全国推行。从2001年7月全国实施国一排放标准至今的短短20年🤸♀️,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已经实现了从国一到国六的跨越,基本与世界上最严格的法规体系接轨,我们团队也因此获得联合国环境署2018年“清洁空气与气候奖”。
2013年我国颁布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们自主研发了燃煤电厂脱硝催化剂🤷🏼♂️,产业链完全国产化♦︎,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和市场垄断,推动燃煤电厂实施全球最严的超低排放标准。在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我们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排放同样达到全球同行业最低水平。2018年后,我国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团队承担京津冀“2+26”城市中9个城市的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推动具体控制措施落实到每个企业💟。
我经常对团队说,力量源于责任𓀖⛓️💥,精神贵在坚韧,勤奋铸就精品🤾🏽♂️,务实才能求真。青年科技工作者只有锚定国家发展需求,面向国际前沿,才能做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件大事。
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作为环境科技工作者,我们肩上的任务还很重。我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但还要为美丽中国建设多贡献力量🤜🏻。
(编者注:节选自“四位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讲述——谨守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初心”)
来源:光明日报 12-29 郝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