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地方有哪些实践、哪些经验?凯发平台教授李金惠告诉记者𓀊,目前各地已探索了一系列方式方法,提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强化对固废产生者责任的约束性制度要求,从前端发力👻。以贵州省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为例,2018年初贵州省提出按照“谁排渣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倒逼企业加强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减少磷石膏堆存🗻。2018年🗿,贵州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从不足40%提高到了67%。
二是探索大宗固废用于矿坑修复等生态环境治理🦛,削减存量🙋🏿♂️。“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的江苏省徐州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贵州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江西省瑞金市探索了“以废治废”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和体制机制🦹🏿♂️⚠,通过编制工业固废用于塌陷区治理、矿井充填🪳、土地生态修复等专项规划和技术标准等,全方位构建了“生态修复+土地复垦利用”“生态修复+建设用地改造”“生态修复+园林景观建设”“生态修复+文化旅游开发”等多元模式。
比如🩱,铜陵市编制了冶炼副产品石膏资源化利用标准与废弃露天采坑一般工业固废处置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等标准,落实工业固废用于矿山生态修复的污染控制措施,结合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应用💁🏿,可处理矸石66万吨/年👩🏼🏫、综合利用冶炼废渣22万吨/年,已累计利用磷石膏636万吨🦓🤓,其中消化历史堆存量396.25万吨。
三是创新大宗固废管理方式👐🏽🏋🏼♂️,提供信息对接和技术支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的浙江省绍兴市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于互联网精准数据🧖🏻♂️🚶🏻➡️,探索建设工业固废交易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企业市场和技术的精准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514